AdvertCN - 广告中国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⚡️按条S5代理⚡️静态⚡️独享⚡️5G⚡️AdsPower:安全不封号,高效自动化Mediabuy⚡️玩家开户首选【鲁班跨境通-自助充值转账】
FB/GG/TT❤️官方免费开户Affiliate 全媒体流量资源⚡️Taboola/Outbrain /Bing⚡️一级代理开户投流-7*24h❤️人工在线
【官方】❤️搜索套利买量投流开户独立站⚡️开户投放FB BM不限额,短id账单户E.PN 虚拟卡
BINOM TRACKER 60% OFF!比Adplexity还好用的Spy工具ADPLEXITY + ADVERTCN7200W全球动态不重复住宅IP代理
虚拟信用卡+独立站收款全球虚拟卡, 支持U充值Facebook 批量上广告尤里改 - FB 稳定投放
免费黑五教程(持续更新、欢迎交流)FB 三不限源头 - 自助下户充值转款各种主页、账单户、BM户(优势)⚡️个人户,bm户不限额,账单户
FB资源,账单户,分享户,国内一手FB企业户,TT老户,GG老户源头海外CL企业户源头PTM全球虚拟卡—进来交个朋友!
PTM虚拟卡⚡️费率透明⚡️额度随心FB虚拟卡⚡️消费越多返现越多【找量】BA独家Nutra单找量虚拟FB卡 ⚡️ 透明条件 
国内外持牌,虚拟信用卡和收付款广告位出租8500万高质量住宅IP,助力各种需求 
查看: 9951|回复: 5

徐宥:我的大学 (转载)

[复制链接]

6

主题

21

广告币

111

积分

初级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1

社区QQ达人

发表于 2017-11-21 12:38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Lemft
转载一篇大神的作品,有些细节我觉得蛮适用于AFF的,大家共勉!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; p+ c. y* {$ j$ s" N

0 z0 t8 \3 e4 v5 l  y. T〔转者注: 徐宥目前是计算机专业的 Ph.D.,导师Yixin Chen,本科毕业于南大数学 7 i. ~! u7 a& O  A
系。这篇文章是其应出版商之邀而写的一篇回忆录,详细介绍了其大学之前及大学四年
* Q5 X+ E. W) y6 T  Z5 @; o的生活,包括他找工作,考研和出国的经历。从中可看到他大学刚开始时情绪在自卑和
/ U4 P$ n& }# N2 S' g自负之间的波动,中期看不到前方时的迷茫和收获季节的忙碌。他一直在踏踏实实努 5 q7 V: Q  w5 X( |
力,最终从一个在数学系都不怎么拔尖的学生成长为一个计算机牛人,当机遇到来时自
; u6 |8 m. c- \) V3 m5 @然没有错过。我想这篇文章对很多人会有一些启发意义,所以转载在这里。原文地
" z  X3 R5 T- C2 a址:http://blog.youxu.info/2009/08/06/my-undergraduate-year] 8 X5 C! }, [' z7 w9 ?( D

8 F  @1 b& j& Y/ G& a; h+ ?3 B; T

: F4 `$ i- u+ A(应博文视点的几位编辑之邀, 总结了我大学本科的一些经历. 博文视点的新书<我是一 , N( B9 p& @9 M1 Z6 v" J( p
只小小鸟>八月即将出版, 收录了我和其他将近20位的大学经历和感悟. 本文特别欢迎读 - D( {9 v) W0 I/ N$ I1 D
者留言, 编辑说将选择一部分读者留言和这篇一起放到书中去)
9 ~8 D0 C: g. ?3 N) t0 j我的大学 5 S9 g7 J$ ?6 S2 H& E* T) i3 S
! E2 R- o) `6 t! \$ ?6 s1 o& g
虽然标题是”我的大学”,但大学中的一切,其实都和大学前的经历和学习习惯有关。因
* V) x- i' L4 U+ R2 a( `8 ^. V此,我还是从我小学时的一件对我以后人生,包括大学影响巨大的事情说起吧。
9 N: ^" t6 d) _/ I$ ]  `- o
# l0 C) T) d6 E+ X数理化和好老爸 5 @# y; J# C' V! E

% u4 J. X+ Y4 i+ \# h/ i我的小学是在农村里和爷爷奶奶度过的。我的父母住在小镇上,两人平时都要工作,没 $ {+ x% x. n& S4 }" H7 U/ {
空照看我和我弟弟。所以,我只有周末和放假才到镇上,和父母弟弟在一起。四年级升 $ x* ^8 e3 S8 o& {
五年级那个暑假,我到了镇上,和父母在一起。因为一起抓鱼钓虾的玩伴都在老家,百 6 _4 o! r5 O5 ]: E0 |
无聊赖的我开始乱翻父亲的书橱,找书看。某天,我翻出了一本叫做《平面几何一题多 5 e: |9 u- g- J/ C, }
解》的书,那是本封面很好看的书。我把整本书翻下来,每个汉字我都认识,但每个符号
+ [; D0 u5 T* x( l, o$ _+ \我都不懂。好奇的我于是问父亲,这个书讲的是什么呀,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些奇怪的符
% y9 K$ g; t+ H; p: N# l. z号呢?他就告诉我说,书里讲解的这个东西,叫平面几何。他接着问我说,“平面几何是
& U2 Y3 k' F" S个很有趣的东西,你想不想学呢?” 我说,当然想啊。那时的我,其实只是一个好奇的 1 J: D8 l8 a8 ^3 g
小学生,迫切想知道这个书中的图画和符号的意思。我肯定不会想到,这个很随意的决 + p9 o+ [5 s8 u8 f
定,改变了我其后的整个人生。
8 Z% `4 Y3 K3 x' B' [( [% X; m% _0 ^: n# w( j% g
听了我肯定的回答,我父亲立即从书橱里层(我家书太多了,书橱太小,书橱里书分里
+ {; p/ D! S2 Z层外层,外层的书挡住了内层的书脊,我从来都不知道里面还有宝贝)变戏法一般的翻
- O; Y# V4 V1 B) B+ [' e出了本《数理化自学丛书–平面几何》。对于我父亲这一代人来说,《数理化自学丛书》是代   E, h6 E" r# a8 G  J# K
表着知识,荣耀和梦想的。我感觉他翻出这本书的时候的动作是虔诚的,但当时的我并
+ o2 g! w1 q! T+ J5 l1 q+ t7 [1 o+ X不知道我父亲在这套书上寄托的希冀和梦想。我只记得他告诉我,当年这套书,用去了 6 T" k! V8 y# }! ?
他大半个月工资。就这样,从五年级开始,我就在父亲的指点下,开始蹒跚前进学习《平
* o8 Q" K. C  M* K: U面几何》。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叫 “证明”,需要他一字一句帮我厘清逻辑关系,到后来
5 E& M/ k: t8 L) t' }% e全是自学不需要他教,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自学这种学习方式,每天自己看书并且做八道
( \; \6 B8 d  F* d9 u9 [& @题。暑假过完后,我就回到了爷爷奶奶的老家。父亲让我继续自学,并且布置我一周做 9 s5 L/ M4 t* u4 u2 U
八道题。我在爷爷奶奶家,每天放学回来不做家庭作业也不看动画片,就赶紧做一道几 & S+ t  |, T, E$ R6 X! W
何题。做几何题的妙趣,是不融入其中的人不能理解的。比起小学里的抄生字,抄课文
! C: `$ M9 D" A$ \& y5 S这种作业,做几何题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享受。当时,我周围没人可以讨论切磋,全靠
" F4 [2 Z! e4 ?' _5 f, ^自己。遇到不会的题目,我只能自己冥思苦想,或者熬到周末和父亲讨论,因此,常常
" L! j. J7 J* y% g& N, `- R被一道难题从周一折腾到周日。好在这套书是粉碎四人帮后出的第一版,当年学生的数 - M, u- `2 `. I8 H; s0 Y
学水平比不上现在的学生,而这本书又是以自学为主要切入点,所以题目相对也简单, 9 {! P3 Z+ F) l, \9 {8 j7 O4 L
我冥思苦想几天后大体上也能想到解题思路。因此,我能够常常体验百思得解的愉悦
6 \2 \0 Z9 Z! `感。我觉得,这种时常拜访的愉悦感,让我很早就开始相信独立思考的力量。
$ h+ r6 `+ n! U3 }& J. e) D  ^) b- F* Z! c( s' Q) P! n6 C- p
每个周末,父亲都用吱吱作响的自行车带我到镇上洗澡理发,然后批改上周我做的几何
2 {3 L( n4 I: {7 G6 q题。在自行车上的时候,他常常信马由缰,随口说些说些初中物理和初中代数知识,比 ( Z4 c  Z3 p4 n$ i" m# s, ~
如看到船就说浮力,看到马就说做功,看到三角形就说余弦定理等等。我也就半懂不懂
4 y, @+ \4 @0 q的听,有时候插几句话,有时候能睡着了,没有丝毫的压力和拘束。很早就被中学数学 - i! s  L% F/ x/ @
物理知识装备的一个小学生是可怕的,我那时候觉得知识就是力量,因此我一定要用自 ) `- H  B: j& v. }
己的数学物理知识做一台柴油机,我很自信的认为我懂得做柴油机和机动车的一切知 * x6 s* J( r6 g
识,说不定还能做出第二类永动机。我爸爸屡次告诉我不可行,而我反过来一直屡次告 $ E1 c0 _# p2 |: I& Q
诉他,你是个没有理想的人。我爸爸不愿意打消我的理想,只是扔给我更多的书,希望 : \) U2 D" ?3 J3 T+ V
能够打击我制造柴油机和永动机的热情,而我的知识理想,在读了更加多的书以后,变
2 R1 C4 m3 M. r! e% n1 |0 E* Q6 K得更加的坚固了,我相信,学习知识是我人生第一重要事,有了知识,虽然不一定能做
; l9 u+ \' k/ K柴油机,但一定能做更多强大的事情。同时,我通过学习几何和其他的一些父亲扔给我
2 D/ x8 H* b0 B$ _9 X的书,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自信,我相信,找书自学是学知识的好方法,同时,
. O( Q3 f: s& A  ^, d把题从头到尾做一遍是很好的自学方法。 2 V* l- ]! P0 x2 |) W

9 ~, R9 G, [; Q' ^. ~$ h所以,我带着三个理念进入了大学,第一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学,第二是慢即是快,笨 0 b, P, W/ r7 }0 ?
笨的做一遍题是学习的捷径;第三是知识理想主义,知识就是力量。而读书学知识能够 & t5 X9 o& `' h" w: s2 X
消除蒙昧,掌握改变世界的力量,所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。
1 u+ D: c9 W* R, U* F
: d8 C6 z) D) X- T9 D/ ^大一,极端自负和极端自卑
( d- x9 g+ y0 l% }) }
+ l+ H% |' V3 q6 \7 M/ X( O+ t' U  L; m我的高考成绩还很不错,高中还拿了一个数学联赛一等奖,所以,我是带着对自己数学
/ e" e( R" l( j: Y  A/ }* C知识(为了准备数学竞赛,我看了很多闲书,有很多就是大学数学系的教材)和学习方
! \0 a8 @8 Y' z# R4 w# I% s法的自信满满,和对南大数学系这个相对不好的选择的遗憾和自卑(当时的高考分数可
: D6 G- x8 q4 x以填报更加好的学校或更加喜欢的专业)来到大学的。当时我的心理状态可以用八个字
6 A9 x8 ]. J" {" Z: t概括: 极端自负,极端自卑。这种心态,一直笼罩了我上大学的头两年,而且总是以一 + m, s$ y8 p$ B- f! N+ d5 O1 v
季度为周期,在两极之间交替变化。我在学期开始往往很自负,到期中考试左右很自 . ~$ N3 k# @  B) f$ g& R
卑,然后再自负,再自卑,不断反复。 6 p4 `' c6 D, w/ Y9 l2 r. b

1 u( u& |- O- i. C2 a& M在我看来,极端自负这个心态,其实不是因为自信,而是因为极端自卑生出的应激反应–
) K& i3 Q. w! Y/ t/ V. q为了掩盖自卑,只好用自负来掩饰。为什么我极端自卑呢,大体来自两个方面,一个是 % C8 m1 L' e) t: h/ l6 \+ C% h+ D
我的成绩排名在高中都是很前的,但是到了大学就 20 名开外了。尽管我觉得自己的数 $ E; Z5 C! x6 Q& K3 l/ Q9 l+ ~
学水平很不错,考试却总是不怎么样,觉得考试考不出真水平。另一个是觉得自己没有
5 A) y! Y, j1 R+ p在一个自己满意的系。我喜欢动手的工科,当时我觉得比起计算机系和电子系这样的“牛
7 @7 O2 k: W, H" V( C3 ]1 ]” 系,数学系并不“牛”。可即使在不牛的系,我都不能做到前10,更别说看上去更加牛
: t9 {" b8 S+ B& j- [3 M的计算机系了。为了掩饰这种这种自卑,就自然生出了极端自负。那时候,我上课根本
4 U/ o2 |0 l* J: p- W. q0 n不听讲,理由是“书上的东西太简单了”。为了证明自己智商还可以,我总是坐在最后一 $ d, n" G& ]6 q, J& a- r$ x
排,显示自己并不热心于老师讲课。我这样持续了两年,以至于到最后, 我连班上每次 " s( M+ N1 c& z" ]8 s$ d
都坐在前面的几个同学的名字都不知道。这样的心态明明是错的,我却缺少一个很好的 % {$ m! c4 ^1 {6 _: R! z* r, y8 O
动因来改变它。
0 x- v: E' L+ o  M
9 L2 A' i- z% n% V( q# o不过最原始的三个理念还是在的,我告诫自己即使不听讲,也不能浪费时间。所以,我
) r( P& X, }! q3 K& y' w# q) b把听课做作业上节省下来的时间,用在了看喜欢的计算机书和学习编程上了。于是,整 ! |! o9 f7 ]# U9 c* ~
个大一大二,我凭借着简单的自学的理念,开始了两件事情,敲 《Thinking in
, W( {3 C' b" e% l1 b) i: \0 N: [7 _Java》(TIJ) 和 《The TeXbook》 上的没一个样例。
5 N" V7 j2 k7 @) @) j# E3 a. T1 S/ p5 ^1 G4 q! z% k
敲 TIJ 的机缘其实很简单,我是在软件学院听课的时候看到他们教 Java, 但是他们用
7 z7 F, S6 M* [4 f, g8 `的 《Java 大学教程》太贵了,我舍不得买。我在网上搜了一圈,发现 《Thinking in
0 `; c6 m3 i6 D" z- u/ uJava》是一个免费的英文电子书。于是,我就在数学系的机房,每天下午和晚上,开着一
# I) Z7 d8 ]( @5 c, U台计算机,屏幕上放着这个电子书,再用我的很土的笔记本,运行着未注册的 + A8 E* |) U" B  |# A% Q
JCreator, 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敲 TIJ 上面的程序。我很偏激的认为拷贝粘帖的程序记
7 @* U+ N" w  ?, B' m& g8 v; z不住,所以每个字母都自己手敲。就这样,花了一个学期,居然就把所有的程序敲完
8 A7 m+ i3 I! z了,基本上 Java 的方方面面,我也了然于胸了。
: p* h4 ^- [3 |$ \3 [, e( a* c% z& K
敲完 Thinking in Java 之前没几天,我们就期末考试了。那一次考试的试题是 LaTeX . I9 l4 Z- G7 n5 j3 q  W
排版的,而不是手写的。我考试的时候就问监考老师这玩意怎么排版出来的,因为我知
6 D) G2 `$ g" }- M' i道 Word 这个软件做不到这个效果。监考老师除了对我不认真考试表示不满外,还算仁
/ ^# d% g  q7 K$ b7 ]慈,告诉了我 LaTeX 这个名词。 寒假里,我就买了一本 LaTeX 教程。然后,突然认识   J0 ]8 R  n3 G9 ^) ^+ a
到,原来 TeX 居然是我最热爱的 Knuth 的杰作,于是我就疯狂的开始学 TeX。 我的方 " O. r* X/ l, H7 ^) V4 t' U/ z
法还是一样, 敲例子。 记得 TeXbook 上有一个程序, Knuth 让大家自己照着敲入计
! K, x! L9 U9 L" w$ ]$ U8 n算机, 然后还很幽默的说,实验证明,只有很少的人会按照他说的敲入这个程序,而这 , V) s8 @* f. S' K; w
部分人,却是学 TeX 最好的人。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,觉得自己的方法原来也不算笨。 ' f( W; J3 ]7 ~* {1 `7 r: @( c
从此,一字不漏敲入一本书的程序成了我推荐别人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。 我后来大四又
  G4 B/ R) a$ `- |敲了 A Byte of Python,前段时间又敲玩了 The Awk Book,都是不到一个月瞬间从初
% g- A8 T2 n. b: u, H, S4 r# w学者成为细节很熟悉顺手拈来使用者。顺着这个方法,大二我把 《组合数学引论》 和上 2 U  u0 V( t" |% f6 p
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一本《离散数学》 上的题目都做一题不漏做完了。当时选者两本书也没 # w  X, U9 i$ h- \, e/ J0 a
有特别的目的,就觉得这东西应该是计算机的数学基础。这些积累,在大四全部都显现 : d/ G' Q1 |2 j( F! ~$ E0 \, }5 ^. o
了出来。
0 o2 H& L, p: o% I
) X0 _( ^6 Q2 }; V( X6 u我个人认为, 《Thinking in Java》 和 《The TeXbook》都算得上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精
2 X; ^; k9 [) @$ w! d品书,是经典的英文原版书。我一上来就读了这两本书,阅读品味就上升了不少,而且 0 e% N! r3 `5 l0 \6 v8 {. ^  c- G
变得“崇洋媚外”了,任何时候都以英文原版书为第一选项了。也因为此,虽然我自学的
  p! P+ q" A6 {0 ?7 w( c3 i$ l过程中没有高人指点,但自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—选书–的盲目性就大大减少了。我记得 5 B1 E! `8 Y$ V5 I9 j( M+ ]3 ^* z
那时候我看得最多的书就是华章引进的书,黑封面的,我们图书馆里有将近半书架,如
; H2 K6 d  f* g- N  Q- w果一一细读,穷尽四年是看不完的。但华章的书也不是本本经典,我那时候开始注意选
8 y: @) H; b0 ^& X择,细读开头十几页后,基本能决定这个书该不该看。所以即使当时没人指点,全靠自 2 Q! ?# N% }8 x3 ]  H* D9 j
学,读的书还算过得去。那时候南大计算机系的教材,有的我看,有的我觉得不适合自 8 z0 Q. o/ V; I3 h5 o$ A& D% Z3 D
己,就找替代品了。我觉得选书这个事情上,因为有前两本书的标杆,我少走了不少弯 , w2 o  B4 i8 ^9 h: @+ M! n$ ~
路。从这两本书开始,我疯狂的读书就开始了。南大的浦口校区的硬件条件并不好,唯 7 `; G  r+ u4 q% `- l0 B
一有空调且可以上自习的地方恰好图书馆。因此我每个暑假,基本上都是很早就过去占   U  ^, X8 j! G- Y
位,晚上很晚回去睡觉。我对小说等其他书也不感兴趣,就整天看自己觉得好的计算机 7 G8 N: R8 u* |, y: q6 J
书和数学书,做笔记。某天,我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:读完 TP312 书架。 * |: A! z% F3 i( g. I* a

2 b" P6 Y' X0 [/ e7 M, p7 X- H2 C/ ]  n$ z" c( D8 F( O
+ H- B) r* f+ K

4 ]+ @) v# I- ^3 q8 m# c
相关帖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21

广告币

111

积分

初级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1

社区QQ达人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11-21 12:39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二,而今迈步从头越 # l4 e4 Q' A, N1 }6 \6 B
: U( ~$ A  r5 l* N0 X# ~( y( {6 W
大一大二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的心态波动中前进。我学会了 Java, 也做了不少题,但是考
7 ?( I1 i. i5 K2 V% w试成绩一直不是很好,因此我比较苦闷,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种状态,我的想法是,要么 0 F9 P; I& B9 J! r
转系,要么好好学习数学。但是转系阻力重重,我又不愿意耐心去学习数学,所以我一 / a/ J" p8 Q( m% Z* S7 j! x
度非常纠结。但是大二下学期,我遇到了两个对我人生产生影响的两个人,这两个人让 " T5 b, a1 ~6 {( e8 L* r; [
我从正弦曲线般的心态沉浮中跳了出来,让我一下子变得目标坚定了。 1 U* b2 _! U% ^+ p0 B+ D

$ a$ l9 `0 Z8 z6 I+ `5 M第一个人是我的同学以及非常好的搭档,现在在 IBM 工作的李获鼎,另一个是我的叔 ; L# y8 ^3 b# z- }; I
叔。他们让我变得沉稳,消除了原有的浮躁,学业和心态都走向了正轨。 . Y2 L, N: d' ?; I6 [

8 W3 t2 T1 q$ l6 f! Z- A大二上学期要结束的时候,我们数学系的学生会主席就说,在下次数学系搞的文化节 ' Q+ Q  d" T. P7 U
上,要弄一个叫做 模拟股市的软件,让大家来炒股。我那时候觉得挺简单的,也特自 ) ^  h1 n3 ^+ R! V& I' L: ~; @6 }8 Y0 L
信,就说,明年我来搞吧。后来我记不得是我找获鼎还是他找我了,反正两个人决定一
, ]2 ~* l) B: x  X* n3 D起搞。寒假他在家自学 JSP, 我就在家看 JDBC 和 SQL。 开学没多久,我们就开工   C' F) ?/ N2 Q2 r8 i! h- S
了,他负责写前端 JSP, 我写 Java Bean。两个人编程比一个人好多了,可以相互看代 ' c+ l  _$ k8 V+ S, L8 ?* v
码,而且可以轮流工作,克服浮躁感。我写程序比较粗线条,基本上功能有了,细节就
9 x+ B: T5 V: S+ V3 f. A7 N9 V6 \不管了。他比我认真细致多了,前端一个表格的宽度和颜色都要调好久。在他的影响和“   L0 s% u* c7 Z2 E0 j
胁迫”下,我做事情也变得细致起来,因为我不细致,他的前端就没法正常工作。那时候
. N! p# W4 n8 n他也是一边写一边学,对着书一行一行的敲 JSP,态度比我敲 TIJ 时候还认真。和他在 4 Q: U5 C# y$ S- Q
一起工作了 20 天,把玩具项目写完后,我也变得踏实起来。做完了模拟股市这个小程
; J. E, c9 A5 h0 r5 |  L序,玩这个系统的同学都挺喜欢的,我的自信心也就有了,心态也平稳了,态度也踏实
* T7 ^( X$ u" M* x* R0 @了,自然地,自卑心理就没了。随着自卑的消失,极端的自信也消失了,简单的说,我
" Z- j( t2 K5 u4 K  K! C心态变得正常了。这时候,虽然还有点小迷茫,我开始思考以后干什么的问题了,听 ! w2 c  G8 P  ?6 y& V* F, Y5 L
课,做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不少,成绩也上去了不少。 & ], o% `/ K+ D. @' L
6 T+ H% p/ X3 F% N5 B6 W7 d+ F
和我叔叔不能算是遇到,算是再发现吧。我叔叔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,具有不折不扣
( ~& ^$ F1 c' ~的企业家精神。 我非常小的时候, 他帮人家修电视,然后迅速就搞了计算机,买了我
% {( a1 h" a. l7 ]0 b# n( v5 {们全市第一台 486。搞了很多年计算机以后, 又自学了单片机,以写汇编为乐。我对叔
3 e3 o1 d  h. Q6 i; g% j( [叔一直的映像是“善于抓住机会”,倒没有把他和 “耐得寂寞” 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。所
1 j; _+ Q" n: g# o" @以大二升大三的暑假,当我在看 8051 单片机的指令的时候,我叔叔突然告诉我说,他
( p# Q& P! F  |6 D现在就是做这个的,还立即送了我一个编程器,你可以想象我那时候因为惊讶眼睛瞪得 3 C) O" E3 ~3 c* o
比灯泡还大。我那会儿,已经被 Linux 内核折腾得不行了,觉得汇编更加难。若是要在 . W5 h* Z  ]1 }" ~$ r2 b
资源受限的系统上做出工业级强度的东西,我觉得就更加远超过我能力范围了。而叔
3 A" L# f% B( b& a9 o5 n. `叔,完全半路出家,通过自学,一个人,几年时间,就把这条路走通了。他现在写的汇 . {  }( A5 r! q- G, ?
编程序,运行在千家万户的水表中,完全是积累出来的硬功夫。我叔叔给我的震撼是巨 / o: G; G7 n3 N1 l! E! j9 Y
大的,因为我一度怀疑过自己的自学能力,觉得有些事情,我永远没法做,就像童年想
; I: q0 @+ b: d1 }! g+ E+ ^0 h; B做的柴油机一样,只是幻想。我叔叔给了我一剂强心针。 7 b5 a+ ?! m; F/ S* s

/ q2 ^) k9 B5 x7 T有获鼎和我叔叔这样两个踏实勤奋的人的影响,我也一改以前轻浮的习惯,给自己定了
, g" k6 n( a( y' i6 N" f- Q' X% _" a三个简单的要求: 1. 更加多看书,看好书,并且一定一定要做笔记 2. 多编程 3. 开 * R" N) y$ }8 \2 P# l
始背 GRE 单词。 就这样, 我就开始了疯狂学习的大三。 + {3 O- ~* A" m% s

. C! |# J5 {6 M8 ?) t大三,深度迷茫和深度积累 6 B+ Z5 B+ C3 P' i/ G  S2 ?
3 h; ~3 H: @" B5 O- O
大三是我看书最多,思考最多,积累最多的时候。大三我并没有做任何其他事情,主要 0 G" v, K& `% e( v, J9 _$ r  ]
就是沉稳冷静的做事情,用不断的做事情看书和思考,压抑心底深处的对前途的迷茫。 2 r5 }4 _+ r* [# \. f- g$ Q) h
其实整个大三,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在干什么,只知道就像一个运动员一直往前 1 e' E6 D" I- q  R) a3 _( h0 [( M
奔。大三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开始准备 GRE 了,我也就跟风准备 GRE。说实话,当时我捧
1 R' {; V9 d# Y1 H: ^5 `( B起红宝书的时候,出国的动机并不强烈。那时候我并没有对美国和中国在各方面的差距 . h0 h. Z' {/ H# k1 i" l; W
有清晰的认识,且过于小看环境对人的影响。潜意识中,我想读计算机,但是考研比出 ; F0 L; W4 O2 F" Y9 r
国转计算机要简单多了,学长也告诉我,申请计算机专业很难,我们数学系也鲜有先
: ?9 W$ f6 ]% J, N" A8 B2 D例。因为正方面没有很强的激励,反方面又觉得困难重重,我就不是太把出国当回事,
4 I9 v5 t' Y! Q) G! P. J除了背背单词,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读计算机书上。我专门扫荡 TP.312 (计算机理   R( X7 b# N6 V! g* c9 Z& M
论和编程)那个分类,同时看了很多英文原版书。TP312 中的大部分书,我都是囫囵吞
( T# I' a1 A7 c9 j枣的看,做一些总结性的笔记;只有少数几本,如《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》,《编程珠玑》
! `$ j5 k& L* R* f& \% k这几本书,是认认真真看的。这时候的我已经没有时间,或者说耐不下性子一条一条做
0 d( G, U5 ?  ^; C, v+ L/ ~题了,只能浏览一些题。即使这样浏览,也让我在后来大四的工作面试中占了很多优势。
+ P, L5 X6 ]" Z1 ^9 v0 z, t3 r! L( ]- O) U0 G" J
我有一个从高中就开始的习惯,就是把每天胡思乱想的东西记在一个笔记本上,算是思
/ n& c3 e) z  ?- W+ h. H维快照。我还常常翻回去自省,看看过去和现在的变化。大一大二的时候,这本笔记本 9 L  n; X% W: t' d  G
上记载着的是和生活和感情有关的琐碎小事,或者宏大空泛的目标和叙事。而大三记录 4 W: Z! _4 R" z$ c; g! M- K; |
下的内容明显具体起来,比如这周看完了什么书,下周去图书馆借什么书等等。现在我
9 a3 t8 u2 h/ J$ E. k5 ], Y回看这些记下的文字,明显就可以发现,我写下的这些计划之间是没有很具体的头绪
( c$ l8 ^  P+ I% Z1 {' D的,这些要做的事情后面,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线索串起来,而是向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 7 o- t8 n1 F# H* Z! z
尝试,到处碰壁。举例来说,我的笔记本里清楚的记下某周要看操作系统,可是下周还 2 D) C& f. J4 T; l
没看完操作系统的时候,又记下这周不看操作系统了,看编译原理。就这样,好似饥饿   G! b) E4 v4 T' z% _
的狗熊在掰玉米棒子,看上去很勤奋的在掰,掰下来,啃两口,扔掉。当时我也能感觉 ; `+ V3 u. A8 u4 B
到,知识饥饿感永远在那里,永远填不满。不过,我又总觉得前方应该有那么一个玉米 ) M: P) m  p: U% h: _. W5 `
棒子,能够填满自己的饥饿感,所以就一直向前奔跑。其实这种奔跑,不管多勤奋多刻 , t, C' u! P5 N- ?0 G! }
苦,因为不够深入踏实,永远都是事倍功半的。好在我在不求甚解的同时,很注意整理 ) r; P' L& _0 i; J6 r6 e
自己的既得知识,写在小本子上。后来我到大四的时候,写论文也好,考研和找工作也
6 B! {4 j5 k; r, G: n+ x' A" w1 j罢,很多知识我都是临时突击的,好在有这么一本小本子,我可以按图索骥的去深入强 / f  h6 U) h# A
化当时无头苍蝇般乱看的一些书。如果用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打一个比方,我觉得我大
# c' J# ~1 r& I! e4 D三疯狂的读书和学习,就好比是在建索引,等大四要搜索结果的时候,就再也不需要每
# f. k* g: X  |5 E本书全文检索了,直接按照本子上的索引找到当时看的书。
$ h5 K- f8 G$ w; f: }7 N6 X. ~' \: c& O3 U+ o
踏实和勤奋这两个从我叔叔和获鼎身上借来的优秀品质,加上取之不尽的TP312书架和背
5 z- `. X6 h. Z& n( V1 O不完的单词,使我并没有被深度迷茫拉入自信和自卑的反复中,相反,随着这些积累越 6 p/ N6 s0 U1 H: g0 e
来越多,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,虽然这种对积累的自信尚未被现实验证过。 # @! s# ^! `! U# f

7 W3 k- }9 d0 m- q大四,书到用时
/ i8 n" D& a3 x& F7 o0 S* z6 J! W$ `, O2 K' B/ U  u+ I# E5 t
大三的迷茫让我不确定以后的方向,未被现实验证的自信又让我蠢蠢欲动,所以,我就
0 b$ C+ u9 {9 B自然的产生了“赌一把”的心态。 如果以赌博为喻,我就是在所有的盘口上都了下注,要 2 x# H& E& P6 a% C! n
不全输光,要不总能赚,而我相信至少能赢一盘。 * ~+ h. r& a2 `- t; x- ?

5 F+ [2 T+ z3 P* T) u3 U# F. D; s所以,大四甫一开始,我就拟了一个时间表,自信满满地想要在考研,找工作和出国的
5 R1 t4 p. [5 v4 b3 I三条战线上都有所突破。我设想 11 月之前弄完出国材料,并且把简历弄漂亮,顺带找
2 k" U, T- Z" O6 e- i+ g4 K2 I+ Z工作。1 月前寄材料,套磁,准备考研,4月前搞定一切,等 offer。 5-6 月我就写写 ; w( Z- O1 i: M1 T# y3 S) M$ I
论文,然后周游中国了,等我周游回来,至少三个机会让我碰到一个吧,我就从了那个 3 H7 d- u6 M6 s
就行了。从这个狂妄的计划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我的自信,不过我这个自信倒是有一定根
/ W" _3 `, q4 |; o- y据的,因为我研究了考研的模拟题和找工作的不少案例,我当时想,好好准备,应该可 % l9 S( G2 p# U" B
以上南大,工作应该可以进腾讯,出国我没底,所以我也想用前面两个来保底。 9 d' X( A6 [8 k5 t6 B8 @
8 Z' O: I1 B6 b# Y
大四只有一门课,所以我就四处乱跑,乱逛。学校有国际会议,我就跑去和老外搭讪; ; I6 y+ B# [. R. u& q5 U4 e0 P
鼓楼有关于佛教的演讲,我也跑去听;IT 公司的宣讲会和笔试,遇到好的我就去参加参
" ^! i4 K3 @2 ^+ l5 S加。如果没事,我就上自习,继续读鼓楼图书馆的书。就这样,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 9 K1 y# ]) t: u& z$ V
机会,基本上不管成功失败,都算是有付出就有回报,当然运气成分也不少。 8 s& t& ^9 D& u0 A- i, w
! B9 ]0 _' r, \6 U* s
10月左右,微软(MSN)来我们学校面试。这是我第一次面试,很紧张,前一天看书看到 " \. l3 n& Y8 S2 X1 p; ~1 _0 j
1点多,第二天午觉就睡过了一点,加上箱子里唯一的一件衬衫皱巴巴的完全不能穿,所
. m2 y: l2 d* B5 ?以干脆就穿着拖鞋和 T 恤冲去了。面试的人很友好,面试也很顺利,有的同学还在等第 8 r+ p) r! }. R$ g, G
二轮的时候,我的四轮就结束了。我当时的感觉是,微软的面试题太简单了,除了问我 ! q( `/ p- l* T" d) x3 O/ J
南京市新街口周边有多少辆车外,其他题目都是中规中矩的计算机面试题。面试出来之
  c6 `5 y# F* @2 Q! Z后,我和一个软院的同学在食堂讨论题,他说,题怎么这么难啊?我就很奇怪,说,这
0 E% m- ?3 }9 @/ ~些题《编程珠玑》上不都有的么? 后来我才知道,其实看过《编程珠玑》的人,不是我想像
& w! F2 Z3 |& Y的那么多。我也是在书架上乱翻才偶然看到《编程珠玑》。在 2005 年的时候,没有Web / j  ]( P- [, G
2.0 和社会化推荐,我的世界,就只有面前的书架那么大,我幸运的在那么大的书架上 2 \2 a7 L% k. A( t. t
遇到了几本经典书,并且细读了,吸收了。
: U6 K+ j$ A2 a7 I/ m- G/ I& i$ r! f/ A* r9 b- n' n; b$ t
很快,微软给了我一个在上海做测试的职位。 当时我一心要去北京,就不大喜欢上海这 # f  Y4 f  I6 Q) i; x0 M
个职位,就没要这个 offer。不过有了这一轮,我也知道面试怎么回事了,这次面试,   |0 Q) _. f2 r, x- {  |$ C
更加强化了我的自信,于是,我又开始比较狂妄了,觉得自己能进当时互联网中最热
; w2 F, J" M& N- N$ _* J" C& y的,宣称招 50 个李开复博士的关门弟子的公司, Google 中国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21

广告币

111

积分

初级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1

社区QQ达人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11-21 12:40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找工作还没全展开的时候,我就要准备考研报名了。我选择了北大生物系的生物信息学 1 g+ {' @3 V$ t5 b1 \8 h; r
专业。其实这是一个让我可以到北京的小聪明,而不是一个全面慎重思考的结果。当时 & i6 @4 k3 O- [2 g+ ]
我看到,这个专业只招两个人,而且试题是和计算机系一样,于是我想,除了我这样的
& U5 ^0 Y+ v) @6 E( q" u% J一门心思想去北京的,哪个人会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去学生物而不去学计算机呢?其实我
0 k4 q& l& T4 d' _% d自己也不敢挑战计算机系,因为我知道难度太大了,但是我又很想到北京去,就想了这 2 n2 S" L; {; q( p2 y% L! c# X
个暗度陈仓的办法。我当时还想,考上了,要是不爽,读一年俺就退学找工作。2005 年 & \) V( L0 k/ q% S1 W
末的大环境和现在是不一样的,那时候 Web 2.0 的呼声很高,让我觉得搞创业比读研有
$ X) ~# Y7 X  W( `; Q) _前途多了。 不管怎样,我自认为很小聪明,就报名了,当然考完才知道,就为了这两个
/ U$ |% A2 E7 S4 d$ H名额,有40多个人来考。
( x! T5 u  _8 L/ Q
% I+ T; \( b& q. M我要感谢当时同系的两个同学苗文建和王琨,他们都是准备考北大计算机,即和我考同 ) A# w+ p7 n$ o/ X8 t2 i
样的试卷。他们资料很全,我就和他们一起上自习,蹭他们的看。大四我买书花钱很
$ k% z& n2 g; o快,到了考研这时候是真的舍不得花七,八十块钱买自己看不上的辅导材料和教材,所 # r) y8 a: @3 n$ Y4 o% B( G
以就借他的看。那时候考研的教材是北大的 《操作系统》和《离散数学》。其中操作系统的 7 }- c7 _3 ]: J
教材,行家都知道这本教材参考了不少 Tanenbaum 的,我也看过 Tanenbaum,就不大愿 & }7 H$ i' M- D) ~
意再买一本。前面我提到过,我大一大二做过一本离散数学教材上所有的习题,所以离 8 s) A. Y: L0 m8 ~8 Z" O9 V5 M3 h
散数学我没化太多精力。至于政治,我是经历过3+X 高考的人,基本上考过政治的人都
7 q( F5 D" _# y: x% }知道,考好考差和复习不复习无关,至于和什么有关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,总之就那么
: \) |/ {! \1 O4 S6 y5 n7 Y# p几句话翻来倒去的,命题套路很容易掌握,比揣摩圣意的命题者更加聪明,对于受过大
: {+ Y; e/ ^+ h; k* Q, y. B' F6 W学教育的考生,是个很简单的事情。我最后成绩还不错,考了个专业总分第一,其中数   s/ x. L) ]8 ^# B6 q' a( G
学完全是离散数学的功底,考了个 136, 英语也是靠准备 GRE 托福的底子,考了差不
. l; ^2 @; ^; a! Z. e+ i多80。政治也差不多 80,专业课运气很好,正好 90 分搭线,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考上了。   j6 a$ G+ ^  I8 b

7 g% \% g% \. Q$ {9 ^! _. n考研这个事情,我至今觉得运气远大于真正的付出,结果也非常出乎我的预料。记得结 2 d+ V0 n$ ]; t7 Y0 J! F- k
果刚出来,同学帮我查分的时候,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考这么好,还放话说如果考这么
) }5 ?7 W  u+ v好,请全宿舍吃饭(我记得兜里面当时只有200块钱,根本没法请人吃饭,后来还是借钱 / `/ Z( p) y" z/ @
请客的)。考研结果出来之后,迷茫的我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保底,我就比较得陇望蜀 , I/ |1 M7 t0 H" _2 d6 G+ O9 _5 q
了。其实在当时我的心里,我并没有认真想过以后要具体干什么,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要 4 U! X3 P  F& j$ u7 m) m) e
不去北京,要不就去美国。有了北大这个机会,我就调高了自己的心理标杆,定下了两 + o/ M+ c3 l( X1 d4 E; j0 @( B
个大的,具体的目标,或者说是圣杯,一个是进 Google 中国, 一个是到美国名校读计
& |6 J, ~" |4 l$ i! _1 q, {算机,有了考研这个保底,在2月份过完年,我就不慌不忙的认真准备这两件事情了。 * q0 Y" j9 B, k3 i( @
8 |* T- i$ a3 R3 z6 ^5 D/ D
我10月份的时候给 Google 投了一份简历,很快在11月份就被拒了。 而我的搭档李获鼎
  a( c) p/ M; y; D在签了 IBM offer 的第二天,却收到了 Google 的面试邀请(我相信凭他的实力,如果
4 e' ~# h7 I, G. |  c3 c晚一天签约, 现在就在 Google了)。我听了之后觉得很奇怪,按说我们两个,做的项
5 o1 H5 p, `, I目是一样的,学得科目也一样的,写的简历互相也看过,都差不多的,我被拒了,他被 $ ~. O8 U- }' S* u
邀请了,这个好像不大对。 我心里的不服气,反应在行动上,就是每天上网看 Google
# t0 Q4 s) S% G- n3 E4 Z中国最近又招了几个人,怎么招的。那时候互联网上盛传的故事是一个人给李开复用很 2 q) B' [4 p( h$ C9 B2 ]$ ?; I
多不同的邮箱发邮件,以保证简历能够万无一失到达,结果瞬间被录用了。这个故事的
6 S. Y& _; i! X" v+ i! m9 h内容和合理性放在一边,我对故事主人公的精神很感兴趣。我觉得我也可以再试试,说 $ q- y2 N9 B- b& a* M9 W
不定坚持就是胜利。正好那个时候,Google 的一些副总裁到北大有个宣讲活动, 说好 - _4 ~2 v0 Y0 \# g1 `
了现场接受简历的。我从当时在北大的女友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,回来把简历梳理了一 - D5 M' b- o0 V9 y6 d
下,让她帮打出来,又交了一次。这一次,简历直接交给了某个副总裁,成功了!几周 6 h3 w; o$ Y& S: y# z
后,HR 就给我打电话,安排机票和宾馆,让我去 Google 面试。 9 g! K9 ?0 T9 D! P# N( T& U7 W* G6 A
% ?  l: j5 R% e$ M  i! I. l
面试的过程平淡无奇,题目不是《编程珠玑》上的,就是《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》上的,再
1 t$ C: {& D+ i7 ?  }) Q) K) z- ^不然就是网上贴出来的。我个人感觉,面试题就那么多,多做做基本上就了然于胸了。
1 m( M4 i) p* C: l1 o6 V" \我从找工作一开始,就做了个有心人,每天都上网看面试题。这次面试前,我又把《编程 : G$ V7 _% L5 X; j, u
珠玑》这些书复习了一遍。同时我知道自己在面向对象编程方面很欠缺,又看到有面试过
* @  M9 l$ w: |8 m- @的人说面向对象也考,就顺带看了《设计模式》。我还比较有心,花了几个晚上,捣鼓了 ; P* t; e9 E1 a  v- @) z6 Y# C
一个移植于 Mac 的,基于 MVC 的可以当场演示的 Java 小游戏,面试当天我还给面试
$ m, A) s; Y4 E; W官演示了这个小游戏的架构和用到的设计模式,这样,我感觉,自己面向对象开发方面 ' c2 Q$ I1 J5 t
的弱点就让这个小游戏的演示给弥补了,面试官也一致说好玩。 很快,四轮面试就结束 % m% j! s2 g0 `5 @% k/ F( n
后, HR 把我带着去见李开复。李开复博士是个风趣的,或者说很善于观察人的人。他 ) S. [; u8 d7 Z* L0 d/ ~, p
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半调侃的 “小伙子, 我们 Google 不能解决北京户口啊”,我
* ]5 W% M8 ?/ a: N承认当时的确穿得很民工,因为网上说Google 是个很随意的公司,我是继续以凉鞋装备 . s4 F& J$ m+ r! C
和鸟巢一样的头发去面试的。我也做了一些功课,所以谈话总的来说还比较和谐。说了
  y2 |# q; B" e- q; ~一会儿后,我就抛出了为什么 Google 拒我一次又让我再面试这个问题,他说这事情还 ) l# c  x% D! M$ H1 o1 j
很罕见,要是我再网申,基本上简历是不可能的浮出水面的, 因为数据库里面已经有标
  |$ ~! h4 O3 z- Y记了,不过我这样二进宫算是精神可嘉。这时候我才回忆起面试的一个MM手上拿的简
  m( S) e1 B9 ?历,的确是我第二次提交书面简历的复印件,而不是网申的打印版,可见还是坚持再投 $ x8 D: u4 n' s+ ~* {4 B) F
一次好。(这个坚持,我也是和搭档李获鼎学到的, IBM 二面就有拒他的意思, 他要 8 r/ Q3 Q4 Z$ h8 Q: N
求 HR 再给一次终面的机会,终面刚结束,HR 就和他握手恭喜他加入 IBM 了,所以面 / N: a3 a2 X5 ?% L3 S6 x2 c' x& q
试这个事情,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)。当天和李开复谈完出来,HR 冲我笑笑,握握 . |; ~, X$ S4 I; X) Y! h
手,说,就你和他谈得时间最长。我基本上知道, 这个事情成了。
: j2 q( s2 i6 I9 ?: ^
( o: R! H) Y% w4 L8 |出国的事情也没闲。我觉得直接靠寄材料申请计算机希望渺茫(我先前直接申请了几家
% z% x/ r5 u  @9 z# d. o/ ?数学和计算机,都是拒信飞飞),所以我就押宝在套磁上。另外,我觉得得弄篇论文才
1 N* G6 ]/ `2 ~5 H6 Z能让材料有分量,就回忆以前乱读的一些论文,再找看有没有最新的值得跟的工作。就 0 Y* A) d+ x* |5 g
这样不着边际的乱找,还真的就碰到了一个感兴趣的题目,一个不大成熟的想法,和一 2 D0 J0 f( y3 Y4 R  q% Y1 M
个正在征稿的会议。于是,迅速的写论文。凭着数学功底,编程功底,和 LaTeX 熟练程 5 ?/ k. z8 k5 g3 V' u8 Y6 a6 e' \2 p
度,几天敲玩了文章主要部分,然后就是不断的改,不断的语法检查,写程序,做实 ) j& q) P1 |2 i- l& R8 _: x2 F
验。总的来说我运气很好,7天之后,压着截至日期,把文章交出去了。 2006 年的 6 U5 [/ C0 u, |3 K% P6 D9 y9 a6 N8 p
LNCS 还是被 SCI-E 索引的,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一个本科生独立弄篇论文还是挺不容易
+ a& ^& H- `& s/ n的,很得意,于是拿着新的简历,一边准备考研,一边套磁。 ( g# M1 L- h+ S6 Q
! p6 h% M8 l6 K
我现在的导师 Yixin Chen 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年轻教授(科大少年班出身),我和他套 6 A9 E' q" I: m: `
磁的时候,他是刚刚从事教职,因此很需要学生。我之前也发了几封信,到了 4.15 左
6 F* D9 b; E3 ~/ V/ n& _右的时候,他的另一个原来录取的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去不了了,所谓就和我说,我可以
+ W2 {6 F) E/ U" C, v% m& r过来。 那时候我还在等 Google 的 offer, 我的导师说, “Google 的 offer 不难,你
# ~$ Q% K) T- G5 k' |9 b读了书以后可以拿美国 Google 的 offer ,我也拿过。而来美国读书的机会就这么一次 ) s5 x/ R* v) {2 e; y
”。 那时候我想问题并没有现在这么深刻,加上比较想去北京,因此一直犹豫不决,还 7 L1 L: e4 I0 V. Y$ ^5 y- |
在催 Google 的 HR 快发 offer, 心想你们哪个 offer 先到我就从了哪个算了。我爸 0 ?& @9 d% i0 a6 d0 j1 c9 f
爸,我叔叔都不含糊,一个一个的轮番教育我。然后加上我导师说了上面这番话,我就
" g! I+ f, E" y; [9 I毫不犹豫的答应了,说我一定过去。于是,我告诉 Google 的 HR, 我不去了。 就这
. g$ f, A* S, n" c. \1 w样,我所有的自己认真谋划认真准备的路都没有走, 反而最后通过误打误撞和套磁的 5 l: E$ h8 b& i1 V, d! p
路,选择了美国。
' ?! ~; g6 P+ z! E; q+ u其他闲话 * p- i% U- l% G1 I6 D: I# s

8 T& _& H( P; w  y$ D/ E4 [总的来说,面试也好,考研也好,写论文写好,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,我觉得都是大一
( ]- E# U8 q  p+ V1 s4 G2 A1 Y  r- P大二一个键一个键敲出来的,也是大三一本书一本书读出来的。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
! H2 W; Q3 v0 k' y/ C+ i7 W" g! }把相关的前因后果放到了一起,是为了解释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。不过我不想给读者一
! o+ F7 I" D7 a! s+ L个误解,即我恰好运气特别好,一路直行没有任何弯路。相反,我觉得我走了不少弯 2 Y  L& z6 q8 X7 H
路,但是我很高兴走这些弯路。比如说,我上大学的时候,很多精力花在了做数论题
$ Y7 e2 \. Y8 }  f' o上,《现代数论经典引论》这本书的习题我差不多一题一题都做完了,但是我出国申请学 % V% Q: k- D- q  g. B6 Y# ?
习数论没拿到中意的 offer, 现在也不从事相关的研究,所以这些积累至今没看到有什 & s$ C) T$ ]  d" A( s3 W  [6 G4 @
么直接的作用;我一度认为自己要做一个电子工程师,我大一大二还旁听了电子系的模 4 e0 u" }% k" k
拟电路,数字电路,还混到电子系实验室学 ARM 开发板,但是现在这些除了吹牛外也没 / H- j& o9 Q6 V& H. n( M4 J. Y
什么作用,学到的一点皮毛也还给老师了。我是个兴趣很广泛的人,看过的杂书,做过 0 Y% i; d$ t$ v6 H
的笔记,最后有用的,我觉得有十分之一就已经很好了。大学的时候,为了让自己精力
8 [0 R6 X4 S; ~/ l/ R5 Q) F9 v, i: C不耗散,我限定自己每次借书,一定要保证四本计算机/数学,外带一本社科人文书,还 8 k; F2 H; M9 `+ J% [
有一本任意的书,而且那四本一定要做笔记精读。因为这样,我才能够最终没把有限的
' H$ i4 E0 |9 ]! W* s人生耗费在无限的浅尝辄止上。 6 W" O- q+ p7 H

* r2 [3 W, c/ ]' H. }' I即便这样,如果纯按照现在需要的知识看,我在“没用” 的东西上浪费的时间还是很多。
. H: Q7 t; ]: d. W2 p/ j不过我倒不愿意称这些为浪费,在我看来,成长路径中有很多的偶然,没人知道在一些 4 L5 V+ S) O! b
关键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,所以踏实地多储备一些是好事。我在大四的经历和其 ; o" \5 A( p; t: G& j
他的一些经历都告诉我,以前通过看书,自学,彻底的弄懂的一件知识,会在某个不经 + F! p6 L9 P5 _$ j& X) o
意的时候,突然被用到。这时候对当年积累的庆幸和再发现的快乐,就像蓦然回首见到 8 j" e1 @  O" ~& o8 W3 z- F7 V/ F
灯火阑珊处的秋水美人一样,是没法用文字描绘的。另外,我有个切身的教训,就是要 + n% @' ?* [  D0 O' G
踏实的积累。我读书涉猎很广,很多东西我都能大概知道怎么回事,但是就是学得不深
* j. v; b- x9 Q8 A: }! A8 C刻,所以即使当时花了很多力气,需要的时候还要花大功夫重头捡起。 所以我的教训就
/ X0 K  M  [+ r4 o% l; l是,与其两个半瓶水,不如一个满瓶水。这个道理用在读书上就是说,一本好书读两次 , l2 B& r2 S5 x) ?) L
要胜过两本好书各读一次。要是大学能重新来过一次,我会少读一些书,多读透一些 5 T# }5 J, m. J* \& u# k$ W: O
书,这可能是我觉得当年猛读书的唯一遗憾。
8 ]" t1 o' }$ ?. m; s
( E, j; Q% V* o( i/ u& h* o小时候我嗜书如命,我爸爸老是担心我会成为一个不懂人事的书呆子。大学中的我,几
; c; T2 O( b- J* G( y乎天天泡在图书馆,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。其实除了读书外,我的大学生活的 ; U. ?0 G8 z  u) b
其他方面也是很快乐的。我有非常玩得好的同学们;靠着帅哥室友们的魅力,我还常常
! d' Y! ^% ]0 w. b/ a1 J和他们一起,和联谊寝室那些青春活泼的姑娘们打球,打牌。我还谈了一次恋爱,让我 3 \0 d/ ?! b  J( u" z1 F
对感情的事情有了深刻的认识,这些事情,交替的穿插在我这个书呆子平淡无华的大学
2 t+ n% X8 X" y9 Q  r四年,让我的大学生活如此美好,但这些细碎的星星点点的人生经历,都不足为外人道了。) F! K5 O8 F* T* c/ u
' H6 e( F3 a; Y
我就在自学和读书,乱读和乱逛中,过完了我的四年。博文视点的编辑和我约稿的时 5 v+ ]/ X9 L' P- g9 P: L& e6 t
候,我就已经读了这个系列其他作者的一些文章,很多作者都写了我没有的很多经历, 7 |7 n, R: a$ e
很让我羡慕。自学和积累始终是我大学的一条主线,我也写不好那些支线的事情,因此
* Y% |' v  ^; X' ]( X3 Y3 M/ B6 W" Y文章平淡少趣味,只希望读者海涵了。我是个不合格的学生,我差不多忘了不少任课老
  \0 x0 S5 c; Q& Q师,忘了我的学号,忘了班上不少美丽的女同学的样子,却没有忘记某个夏天的中午,
% Z- P6 P/ N9 n汗流浃背的我冲进图书馆,跳入一阵凉爽的书香;以及某个春天,我在草坪上读书入了
' Q. u- W3 E7 F  r1 V) N迷,喷水龙头把我后背全打湿了还浑然不觉。这就是我的大学。5 Z0 z" U1 v, e8 j9 I2 E) ~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6

主题

1141

广告币

4202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202

社区QQ达人

发表于 2017-11-21 13:2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起来很牛逼。。。不过可能赚钱还没有咱们论坛的大牛厉害
缅怀骄阳
此ID(小白龙)仅限在论坛使用,其他平台发生的任何交易纠纷与本人无关,善用搜索远离骗子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5

主题

598

广告币

565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565
发表于 2017-11-21 15:18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牛B的人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
主题

1462

广告币

2255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2255
发表于 2017-11-30 06:45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开挂人生,总是如此轻描淡写,本文作者还是很牛逼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|DMCA|广告服务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Github|网站地图|AdvertCN

GMT+8, 2025-9-19 02:43 , Processed in 0.051132 second(s), 14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AdvertCN

Proudly Operating in Hong Kong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